今年3月份,創新坊開啟線上點單模式,通過“群眾點單(點位填寫需求)—項目組派單(整理點位需求清單)—志愿者接單(高校大學生以項目/活動的方式回應需求)的方式,推動大學生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位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到今天為止,高校志愿者們陸續通過20個項目,30余場活動的方式回應12個區縣的需求,他們用行動深入社區,走進基層,在實踐中體會奉獻的精神和成長的意義。
在志愿者進行服務過程中,良好的儀態與精神面貌是志愿者專業性的另一種體現,為了能夠促進志愿者更加高質量的提供服務,同時也為在大運會時展現大學生積極向上、專業負責的青春風貌,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的支持下,成都公益組織服務園依托百日紅·創新坊項目,聯合成都市高校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202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分場館(西南交通大學)開展“專業志愿服務禮儀成長營”。
活動特邀國際高級注冊禮儀培訓師沈英老師作為訓練營導師,和西南交通大學60名高校志愿者共同成長。
站姿、轉體、手位、蹲姿、走姿、行進、微笑,看似簡單的動作想要做好并保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課上,沈英老師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講解,一邊用標準的禮儀姿勢為志愿者們演示。
一番培訓下來,志愿者們早已精疲力竭。在休憩期間,老師針對性的向志愿者們講授了志愿者們最關心的自我介紹準備的相關技巧以及面試選拔的基本禮儀。
最后,老師根據志愿者們一天的所學成果組織了綜合練習及隊列練習,志愿者們收獲頗豐,用在桁架前合影留念的方式為活動畫上完美的句號。
高校志愿者是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本次訓練營針對于志愿者的綜合素質展開培訓,為大運會提供優質的志愿者儲備力量,努力培養了一支綜合素質過硬、專業技能突出、甘于奉獻、服務熱情的志愿者隊伍。(文/劉垚 主辦方供圖)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